將“巴掌田”整合成“大塊田”,村民按需委托合作社提供耕地、播種、施肥、收割等服務......今年,龍頭鎮碼頭村借助甘蔗地“宜機化”改造工程,推動110戶村民與合作社簽訂甘蔗托管服務,讓村民成為“甩手掌柜”,提供從種到收的全方位服務。
碼頭村共有300多戶,1300余人。由于該村較為偏遠,群眾思想較為落后,2020年才剛脫下“后進村”的帽子。2021年龍頭鎮碼頭村黨支部書記歐興福剛上任,他一直在努力尋求一條能夠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之路,決心讓村民過上好日子。他了解到,碼頭村的主打產業就是甘蔗。想要致富,就必須要在“甜蜜事業”上下功夫。
于是,龍頭鎮政府計劃在碼頭村建設一個甘蔗“四聯管”的高效機收基地,通過機械耕種管收來減輕人力成本,幫助農民增收,這一想法也得到了歐興福的支持。他說,推進甘蔗全程機械化,實現智慧農業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
他曾算過一筆賬,實行全程機械化種植1畝糖料蔗,農戶需要向合作社支付費用858元,種苗補貼、農機補貼和制糖企業補貼算下來大約有540元,那么每畝土地農戶只需要出不到300元。成本省下來了,收入自然就增高了。
沒有相關的經驗可借鑒,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和舉措都是自行摸索,特別是群眾慣性的耕作方式深根蒂固,這一切都讓歐興福想在村里推行建設甘蔗高效機收基地變得困難。為扭轉群眾觀念,歐興福組織村民代表先后到來賓、鹿寨等地參觀機械化作業現場,通過少數的關鍵人慢慢影響大家的觀念。
歐興福說,甘蔗高效機收基地需要將每位農戶的土地托管給朝翊合作社,然后將地塊進行平整、小塊并大塊等土地資源整合,最后交由合作社進行“耕、種、管、收”全程機械化種植和管護。
為讓群眾能慢慢接受托管模式,歐興福和糖業、農業、掛村干部分成多個小組逐戶宣傳托管模式,簽訂托管協議。對于不愿簽訂協議的“釘子戶”,歐興福多次上門耐心勸說,不斷扭轉農戶的觀念。
甘蔗高效機收基地施工期間歐興福幾乎每天都去工地,監督和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?!爸挥星斑M,不能后退,不管多大的困難一定要咬牙堅持完成”,這是他做出的決心,也是對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。對于制定出的分地方案,剛開始很多群眾不認可。
面對群眾的質疑,歐興福第一個站出來,每天6點出門,和糖辦、農服中心、碼頭掛村組和全體村干部測量每一個地塊,中午不休息,歷時8天,將碼頭村高效機收基地所有地塊全部量完。所有地塊都有了路,實現了小塊并大塊,從此貨車可到地頭。當看到農戶滿意簽字確認的剎那,歐興福覺得不管多辛苦都值得,無怨無悔。
歐興福說,“創建了這個基地,對于想外出的群眾,他們可以直接抬腿就走,甘蔗賺的錢直接打到卡上,讓勞動力真正從傳統的勞動模式中解放出來?!毕乱徊匠春献魃鐚⑼ㄟ^機械用最短的時間全部完成種植、管護等各項作業。
將“巴掌田”整合成“大塊田”,村民按需委托合作社提供耕地、播種、施肥、收割等服務......今年,龍頭鎮碼頭村借助甘蔗地“宜機化”改造工程,推動110戶村民與合作社簽訂甘蔗托管服務,讓村民成為“甩手掌柜”,提供從種到收的全方位服務。
碼頭村共有300多戶,1300余人。由于該村較為偏遠,群眾思想較為落后,2020年才剛脫下“后進村”的帽子。2021年龍頭鎮碼頭村黨支部書記歐興福剛上任,他一直在努力尋求一條能夠帶領村民脫貧致富之路,決心讓村民過上好日子。他了解到,碼頭村的主打產業就是甘蔗。想要致富,就必須要在“甜蜜事業”上下功夫。
于是,龍頭鎮政府計劃在碼頭村建設一個甘蔗“四聯管”的高效機收基地,通過機械耕種管收來減輕人力成本,幫助農民增收,這一想法也得到了歐興福的支持。他說,推進甘蔗全程機械化,實現智慧農業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。
他曾算過一筆賬,實行全程機械化種植1畝糖料蔗,農戶需要向合作社支付費用858元,種苗補貼、農機補貼和制糖企業補貼算下來大約有540元,那么每畝土地農戶只需要出不到300元。成本省下來了,收入自然就增高了。
沒有相關的經驗可借鑒,一系列的工作流程和舉措都是自行摸索,特別是群眾慣性的耕作方式深根蒂固,這一切都讓歐興福想在村里推行建設甘蔗高效機收基地變得困難。為扭轉群眾觀念,歐興福組織村民代表先后到來賓、鹿寨等地參觀機械化作業現場,通過少數的關鍵人慢慢影響大家的觀念。
歐興福說,甘蔗高效機收基地需要將每位農戶的土地托管給朝翊合作社,然后將地塊進行平整、小塊并大塊等土地資源整合,最后交由合作社進行“耕、種、管、收”全程機械化種植和管護。
為讓群眾能慢慢接受托管模式,歐興福和糖業、農業、掛村干部分成多個小組逐戶宣傳托管模式,簽訂托管協議。對于不愿簽訂協議的“釘子戶”,歐興福多次上門耐心勸說,不斷扭轉農戶的觀念。
甘蔗高效機收基地施工期間歐興福幾乎每天都去工地,監督和解決施工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?!爸挥星斑M,不能后退,不管多大的困難一定要咬牙堅持完成”,這是他做出的決心,也是對群眾高度負責的態度。對于制定出的分地方案,剛開始很多群眾不認可。
面對群眾的質疑,歐興福第一個站出來,每天6點出門,和糖辦、農服中心、碼頭掛村組和全體村干部測量每一個地塊,中午不休息,歷時8天,將碼頭村高效機收基地所有地塊全部量完。所有地塊都有了路,實現了小塊并大塊,從此貨車可到地頭。當看到農戶滿意簽字確認的剎那,歐興福覺得不管多辛苦都值得,無怨無悔。
歐興福說,“創建了這個基地,對于想外出的群眾,他們可以直接抬腿就走,甘蔗賺的錢直接打到卡上,讓勞動力真正從傳統的勞動模式中解放出來?!毕乱徊匠春献魃鐚⑼ㄟ^機械用最短的時間全部完成種植、管護等各項作業。
相關附件:
相關文檔: